長沙產業園區職業教育集團:搭建區域產教融合平臺 提升職教集團服務能力
2018/7/16 16:48:30
出處:長沙產業園區職業教育集團
瀏覽:
979次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本頁
摘要:緊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及《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的精神主旨,迎合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多樣化職業教育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長沙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長沙產業園區職業教育集團。集團實行理事會負責制,通過理事大會整合集團利益相關者的多方訴求,均衡資源配置,以理念創新、民主決策、精細分工、嚴格把控等治理原則為基礎,構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完善育人機制體制。以“政行園企?!鄙疃群献鳛橐劳?,有力推進了全方位校企合作,搭建了產教融合一體化平臺,實現了“五區九園”與職業院校的緊密對接,更為有效地服務地方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集團化辦學;長沙;長沙產業園區職教集團;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一、長沙產業園區職教集團概況
長沙產業園區職業教育集團于2015年7月6日經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成立的湖南省首個產業園區職教集團。集團由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政府部門與產業園區聯合指導,行業企業為載體,職業院校為核心,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要務,以產業專業為紐帶,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園區企業、科研院所、培訓機構等主體按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則組成的產教聯合體。目前,集團現有成員單位117家,其中園區11個,中高等職業院校39所、企業49家、科研院所5所,是國家湘江新區職教板塊形成的標志。
集團實行理事會負責制。集團理事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審議確定集團的發展規劃,決議通過影響集團發展的各類重大決策。集團常設工作部門是秘書處,配備若干專職工作人員。為便于具體事務開展、各類項目合作的進行,平行設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委員會”和“技術研究與服務工作委員會”等3個工作委員會,分別由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創建辦與招生就業處等部門牽頭負責。同時,為更緊密服務園區產業及企業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項目的深度對接,集團在校企合作委員會下組建汽車工程類專業、機械工程類、建筑工程類、信息技術類、經濟貿易類、特殊教育類等6個專門校企合作委員會,切實推進專業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
二、依托平臺,推進“政行園企?!比轿缓献?/span>
集團化辦學是一種開放型辦學模式,同時也是形成統一的職業教育服務市場的組織形式。秉承這一理念,長沙產業園區職教集團,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機制為核心,對接長沙“五區九園”的重點產業、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政府、行業、園區、企業、學校之間的全方位合作。
(一)推動“政行園企?!甭摵袭a教深度對接
以政府為主導,集團在產業園區管委員的支持下,建立園區產業和學校專業緊密對接的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學校專業鏈對園區產業鏈的全覆蓋。集團以健全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利益共享機制、實現校企共贏為合作基礎,大力推進與園區內支柱產業、知名企業多渠道、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會同行業協會、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建立長沙市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董事會(理事會)制度,形成政校企合作聯合體、產學研校企合作聯盟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2015年下半年由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了長沙汽車產業聯盟分盟。通過調研分析園區產業結構,集團組織專門人員,進行科學規劃布局,優化學科結構、減少重復建設,實現集聚化差異化發展,打造工程機械、汽車工業、電子信息等特色專業培養基地,促進專業優化、培養模式、質量水平與產業發展規劃同步。充分發揮集團人才培養培訓委員會的職能,瞄準長沙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專業與課程設置、教學與實訓、技能培養與考核與產業轉型發展同步。依托集團研發實力,職業學校積極吸收企業的新設備新技術,部分工科學校已經建立“雙元”育人的培養機制,逐步實現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促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技術技能鍛煉、綜合素質提高與產業園區技術升級同步。得益于國家湘江新區的發展,集團業已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和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在人才合育、教學合作、研發合創、產業合建、資金合股等方面正在實現新的探索與突破。
(二)進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
適應長沙“五區九園”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集團重點發展以汽車工程、機械工程、建筑工程、信息技術、商貿服務等專業為主體的專業群,建立長沙市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研發中心。經多方論證,集團成立了校企專家共同組成的專業群建設專家指導小組,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模式、培養途徑、質量評價等方面對職業院校辦學進行指導。2016年2月,由理事長單位牽頭組織,聯合5家副理事長單位,協同建立了教師企業頂崗實踐基地,探索建立以股份制等新型體制辦學的二級學院,如“友阿商學院”“蘭天學院”等,探索現代學徒制的多種實現形式。設計并實施校企領導干部交叉任職、校企專家互聘互用、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技術研發與服務合作共贏的制度和單項操作性方案,以期在專業與課程標準建設、“校中廠”與“廠中?!苯ㄔO、校企“雙園”分段培養培訓、優秀人才共享資源庫建設、企業學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有力強化了校際合作
得益于長沙市政府的政策支持,集團能夠有效統籌中高職銜接、專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在集團內加快推進“2+3”“3+2”和“3+4”等類型的中職、高職與本科人才培養銜接。依托校企專家,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制定學生管理與評價考核標準及制度。圍繞“互聯網+”行動計劃,集團開始著手建設基于信息化平臺的共享型專業資源庫。集團將組織成員學校的教師教學能力比武、學生技術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作為重要內容。集團理事會將組織各類專家、一線技術人員,對成員學校專業、課程、基地、教師等方面的專項評估,推進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提高。
三、鑄造品牌,提升職教集團服務產業能力
長沙產業園區職教集團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鑄造區域集團化辦學品牌,提升集團服務社會、服務產業的能力為努力方向。新常態下,集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為區域同步推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中高職銜接成效顯著
集團立足長沙市“五區九園”的發展規劃與產業布局,適應區域產業需求,明晰人才培養目標,重點支撐先進裝備制造與現代服務產業的高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理事長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長沙航天學校、長沙汽車工業學校、寧鄉縣職業中專學校、道縣師范學校、長沙市現代服務職業中專學校、湖南省中南藝術學校等省內六所中職學校簽訂了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協議,確定了數控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專業作為合作辦學專業。
(二)集團資源切實實現共享
職教集團的功能之一就是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集團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各自優勢,發揮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的作用,優勢互補,盤活資源,共同發展,增強競爭力。截止2016年3月,集團內共建校企合作的職工教育培訓基地8個,切實加強了對行業、企業職工進行各種崗位技能培訓。同時,職業學校建立、擴充了一批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充分發揮企業生產設備優勢資源在實習實訓中的作用,做到“教育與市場接軌,培訓與市場掛鉤”。經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統籌、協調,集團現已建立了11個多樣化的省級技能培訓中心,充分利用集團內學校資源的共享優勢,加強對學生、企業員工的各類技能培訓、崗前培訓、技能鑒定培訓和職業資格培訓等。
(三)搭建集團網絡交流平臺
長沙產業園區職教集團注重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以提升服務發展方式轉變為突破口,積極響應省廳的號召,2015年10月上旬即組織進行了集團內調研、座談,建立集團專門網頁,搭建資源信息網絡共享平臺,及時發布園區各類信息及咨詢報告,使集團網站成為政府、行業、園區、企業、學校和社會銜接溝通的橋梁。集團通過網站及時報道建設和運行中的特色和亮點,有效加強了對各成員單位的宣傳和推介,提升集團的對外影響力。針對企業成員,展現企業風采,發布不同企業在文化、政策、信息、產品、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并不斷豐富網站資源,發布用人單位信息,推廣集團成員校企合作辦學與合作育人,激發了集團成員的參與熱情。針對學校成員,通過宣傳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學生風采,發布畢業生就業信息,擴大成員學校的省內知名度。同時,平臺還設有互動評價板塊,為集團內各成員單位及個人,及時交流校企雙方對人才培養模式、崗位要求、員工素質、企業文化、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意見與建議且實施在線評價,有效增強了集團化辦學的活力與服務能力。
下一篇: